2023年度,公司聚焦光电影像传感和智能控制两大领域,持续推进光电产品业务的融合发展。为继续巩固公司在智能控制和光学组件领域的业务优势,公司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快新业务布局培育,积极拓展国际国内市场,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同比上升约37%和22%。报告期内,受家电行业、车载行业不景气影响,公司主营的智能产品、车载镜头等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均出现不同幅度下滑;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91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3.9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8847.25万元,同比下降5005.79%。“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数字经济”,大力扶持精密光学产业,推动精密光学行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重大技术装备的核心配套部件,在“人工智能”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光学系统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为国家科技战略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光学行业的发展受下游整机设备产品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公司光学产品主要包括光学组件、精密加工、光学仪器等。受消费结构变化影响,投影显示、数码相机等传统光学市场容量不断缩小,微型投影和激光电视保持增长态势;新兴光学市场则迎来飞速发展,在手机、汽车、安防、机器视觉、医疗器械、科研、军工、航空航天探测等国民经济、科技及国防事业领域有更加广泛的渗透。智能可穿戴、智能家居、机器视觉等新兴消费类电子产品,将为未来光学材料需求带来蓬勃生机。总体而言,光学行业市场基础较好,市场空间广阔。智能是智能终端设备的大脑,下游应用领域广泛,行业市场容量巨大。近年来,随着各行各业对智能化、自动化设备需求的不断提升,以及电力电子、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成熟,家用电器、汽车电子、新能源、工控等领域对智能的需求持续提升。中国作为智能及其下游的智能家居设备、汽车电子、新能源设备等产品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拥有完善的电子产业配套体系和广阔的终端产品消费市场,在全球智能行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这个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新能源汽车、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应用,推动智能产品应用范围的扩大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此外,技术的不断创新也为智能行业的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无重大变化,公司业务主要包括光学产品、智能和锂电芯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公司是一家拥有五十余年历史的综合光学元件及产品的生产商,近年来成为集研发、设计、制造一体化的精密加工、光学组件国内重要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光学组件、精密加工、光学仪器等。光学组件主要用于安防视频监控、车载、红外及机器视觉等领域;精密加工包括金属结构件精密加工和光学镜片精加工,主要用于照相机、投影机、车载等领域;光学仪器主要产品为各类光学显微镜,主要用于普教、工业、研究院所等领域。智能业务提供设计、制造、测试、认证的一站式服务,依托强大的研发设计能力以及丰富的电器设计经验,提供满足客户需求、高品质的节能环保产品,涵盖家用电器、工业控制及汽车等多个领域,是众多国际一流企业的长期核心供应商。锂电芯是锂电池最核心也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公司主要生产、销售小方型铝壳锂电芯、聚合物锂电芯及其pack成品,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类数码、小动力、储能等领域。公司在光学领域,具备垂直一体化整合能力,即自主生产从光学镜片、镜头模组、到镜头结构件的全制程工艺能力,并在多领域达到国内领先工艺水平。全制程工艺能力的最大特色是结合各专业资源,有效提高研发试制效率,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同时,随着各制程工艺技术的改善与业务规模的进一步提升,这种能力能够在成本控制方面持续展现出独特优势。公司在领域拥有较强的研发设计能力和丰富的设计经验,已经为国内外大型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光学业务和业务的有机协同,公司综合竞争力得到了多方面的提升,更为公司进入光电结合类业务增添了强大的动力。公司在光学业务领域具有较强的核心技术能力,拥有50多年的光学设计、光学冷加工、机械加工及表面处理的经验及成熟工艺,玻璃非球面模压、镀膜、模具等基础技术能力进一步提升,自主研发完成了非球面精密车削技术,在面型精度、面偏心、表面光洁度等核心技术指标方面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具备DLC&HD&AR&IR膜、塑胶镜片低反射率、耐高温膜、亲水膜的镀膜能力,自主研发的玻璃非球面模压工艺加工良率稳定在90%以上,达到国内行业领先水平。公司在业务领域持续加强直流无刷电机、大功率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及控制、智能物联控制等关键算法和技术的研发,具有直流变频驱动控制、单片机应用、智能风量和智能加水等智能化厨房电器控制、物联网等技术的领先优势,并已经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工业、新能源等领域。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建设,推动自动化、智能化生产。通过加大信息系统的导入包括ERP系统、MES系统、SRM系统、设备管理系统、BI等,在生产效率、生产规模、生产管理、品质管理、供应链协同上实现进一步提升突破。通过流程优化不断赋能智能制造的系统与业务协同,全面提升企业的内部运作效率和市场竞争力。结合多年为客户服务的经验,公司凭借专业的技术能力和研发优势,致力于提供专业OEM/ODM服务,能实时、有效、快速地提供符合顾客需求的创新解决方案。市场机构预估,今年全球光学镜头市场规模将达到68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8%。与市场规模适配的是,目前拥挤在手机赛道的光学镜头企业最多,竞争也最为激烈;其次为智能汽车和智能安防,基本成为主流厂商的战略必争之地;智能家居、无人机、机器视觉和智慧医疗等不同应用场景,专业厂商也在加快布局。总体来看,光学镜头行业快速走向高像素与智能化,各细分领域也会催生新的龙头与王者。公司光学业务将继续扩大安防、车载、红外、机器视觉等领域的业务规模,并力争建立细分市场行业领先地位。此外,公司积极进行产业升级,开始切入智能设备影像高端模组市场。智能市场前景广阔,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各大主要竞争者通过不同的策略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竞争者们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优化产品服务,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同时,也要关注新兴市场的机遇,积极布局,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在未来,智能市场将更加注重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只有具备这两方面优势的企业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公司产品在智能家居、工业等领域的高端客户市场具备竞争优势,未来将进入汽车、医疗、新能源主流业务市场。未来两三年公司业务方面重点聚焦光电影像传感和智能控制两大领域,提升市场渠道、核心技术、关键工艺、智能制造等核心能力。公司积极把握光电产业发展新契机,深化推动公司战略落地,推进光电产品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光学业务聚焦安防、车载、消费、红外、机器视觉等领域,加快镀膜、模具等基础技术和智能制造能力,快速建立细分市场行业领先地位;智能业务沉淀智能控制核心技术和核心工艺,加快扩展家电、厨电外的多场景应用并实现细分市场行业领先。公司光学业务将持续强化从光学镜片、镜头模组、到镜头结构件的全制程设计开发和精密制造能力,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光学产品解决方案和研发制造服务。把握光学产业重点领域发展方向,加大开发力度,强化基础能力的建设,保持安防、车载等领域的领先地位,加快在智慧医疗等光电融合领域布局,构建智能制造能力,形成在该领域的技术-市场领先优势。依托在领域拥有较强的研发设计能力和丰富的设计经验,持续加强直流无刷电机、大功率电机控制、智能控制算法等关键技术,丰富智能的产品种类,重点巩固在家电、厨电领域的市场领先地位,积极拓展工业控制、车载、新能源等业务应用领域。加快各业务体系市场功能建设,继续巩固杭州、华南、日本、欧洲四位一体的公共市场平台,全方位支持公司业务协同发展。进一步发挥日本市场平台和欧洲市场平台的作用,加大海外市场的客户获取和关系维护,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及新应用领域的开拓能力。加快新品投入推出速度,聚焦目标细分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建立健全技术创新平台以及体系,系统化、流程化地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工作。一是加强同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和合作;二是加快内部协同技术创新体系的打造,加快研发团队和人才建设,采取引进团队或人才、联合研发等方式,以建立核心技术和持续迭代为目标获取持续创新能力;三是优化研发方向和技术研发布局,加快推进研发成果产出。以业绩为导向,紧盯客户需求,围绕产品质量、成本和交期,进一步优化生产和仓库管理流程,切实强化制程能力,筑牢安全生产底线,持续的提升精益生产效率,逐步形成制造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完善经营管理机制,完善企业数字化运行基础,加强数据管理、推动效益改善,促进流程优化、推动效率提升。当前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俄乌战争、巴以冲突仍在继续,以及汇率波动、全球产业链重构等,国际发展环境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国内经济则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等困难。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密切关注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做好行业分析和战略研究,通过分析优化公司战略,找准未来的发展方向,灵活调整发展思路,同时进一步加强公司的管理和技术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实力,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行业内卷会导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订单下滑等。受整体市场经济环境影响,汽车和家电行业市场价格承压,使得供应链竞争格局更为错综复杂。为此,公司积极跟踪光学产品及光电产品应用终端市场的变化情况以及产品的技术发展方向,与终端产品客户密切合作,提升产品性能、完善产品结构,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开拓产品新的应用领域,把下游市场不利影响因素降至最低。在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今,技术的快速迭代变革正在冲击和改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将公司产品的升级与新技术应用及客户需求相结合是公司新产品研发中面临的课题,把握不准,将面临技术研发的系统风险。为此,公司将更加贴近市场,做好市场调研,积极研究客户需求变化,及时掌握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做好技术储备与产品布局,推动新技术新标准在产品中的应用。公司光学业务和智能业务进入了上升趋势,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公司面临着人才短缺和人员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为此,公司将聚焦资源投入、加快急需人才引进,加速内部人才培养,并完善相关薪酬和激励体系。同时,着力提升制造体系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优化生产效率、提高单位人员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