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白云区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积极探索推行污染源非现场监管方式,大力拓展非现场监管的手段及应用,将其作为日常执法检查的重要方式。通过收集资料、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积极开展以“执法+服务”为纽带的助企纾困帮扶活动,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推进从现场执法到非现场执法转变,选择最优执法路径。目前白云区已形成以污染源智能振动监控仪、在线监测平台、固废管理平台、排污许可管理平台、辐射监管系统等为主的多个智能监控平台和执法监管平台的“N+1”型生态环境执法新模式,多个平台发现的相关问题线索,可以及时通过微信、电话推送给企业,企业完成整改后反馈执法人员,打通了非现场执法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完成销号”的全过程“非现场”。
2023年以来通过贵州省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发送异常告警507条,超标处理55条,均通过电话指导、现场帮扶等方式帮助企业及时解决。充分利用便携式小型无人机巡查检查企业12余家,重点流域飞行检查12次。利用安装污染源智能振动监控仪,共发出预警143条,精准掌握企业治污设施的运行情况。
推行服务型执法,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执法+服务”的执法理念,通过动态更新正面清单、推行非现场执法,帮助企业梳理环境违法风险点,明确监管要求,提升企业环境风险管理能力,将执法与普法、执法与服务相结合,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积极引导企业守法。按照贵阳市生态环境局印发的《贵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推进柔性执法的实施意见(试行)》。
2023年以来对首次、非主观、无重大环境污染等符合免予处罚的2家企业作出不予行政处罚的决定,免罚款金额250万元;对某企业异味扰民的情况,组织技术团队帮助企业查找原因,为企业制定整改方案,得到企业的肯定和感谢;组织召开企业环境守法约谈会、业务培训等,与企业代表面对面对话、点对点帮扶,开展企业守法约谈会19次,业务培训6次。